Search

其實我時常在門診聽到,貓飼主會希望貓群之間可以互相協調溝通,達到群體和諧相處的案例。
  • Share this:

其實我時常在門診聽到,貓飼主會希望貓群之間可以互相協調溝通,達到群體和諧相處的案例。

例如大小貓之間的兄友弟恭,或是新舊貓之間的先來後到,這種我們人類群體社會生活的秩序感;而家中貓群的秩序感崩壞,這則是因為貓之間並不願意溝通。

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觀念。

真實情況是,貓群已藉由肢體、氣味等方式來溝通,充分表明自己的立場,只是過程並不是我們人類熟悉的”聲音語言”。

也因為如此,我們往往會忽略貓群間的互動形式,其實也是雙方溝通的過程,例如強勢貓藉由威嚇、騎乘等肢體語言,警告弱勢貓:「這裡是我的地盤都,你滾遠一點!」;地盤競爭處於弱勢的貓,則藉由亂尿尿的氣味標記行為傳遞給強勢貓:「我打不贏你,至少給尿尿的標記要蓋過你」等訊息。

所以囉,很慶幸我們的勇者大夢初醒,但危機是否能成為轉機,讓我們看下去就知道了。下一回,貓奴勇者的覺醒?敬請期待!

#貓奴勇者貓娘魔王
戰部露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由貓咪行為獸醫師來跟大家分享貓小孩行為知識! 工作聯絡請洽:[email protected] 門診預約: 杜瑪動物醫院(台北):02-28977779 毛毛村動物醫院(新竹):03-5620606
View all posts